信息源: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为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
美国时间6月23日晚六点,美国总统宣布伊以冲突停火,但就在协议应该生效之际,伊朗与以色列却再次互扔导弹。
同一天,伊朗外长阿拉格齐的紧急通话请求接进了中国外交部。他没有要求武器支援,没有索要军事保护,而是期待中国在国际舞台发挥更大作用。
可外长王毅回复的两句话,对伊朗来说有好有坏!
停火薄如纸
6月24日凌晨零时至四时,伊朗首都德黑兰的防空系统多次启动的尖啸撕裂夜空,伊朗民众在社交媒体上传的短视频里,防空火网将天际染成橘红色。
以色列军方发言人在镜头前轻描淡写:“我们只是在清除残余威胁。”
可这种“清除”背后是7000枚伊朗导弹进入战备状态,其中1500枚高超音速导弹能突破现有防空系统,随时准备扑向卡塔尔、巴林等地的美军基地。
而伊朗也有仇要报。
美军B-2隐形轰炸机投下的GBU-57巨型钻地弹在2025年6月21日穿透伊朗福尔多核设施60米深的混凝土层,纳坦兹和伊斯法罕核设施同时遭遇30枚“战斧”导弹袭击。
特朗普宣布“彻底摧毁伊朗核能力”时,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已将中东地区10处美军基地标注为打击目标,宣布美国公民及军事人员成为“合法目标”。
可机构总干事格罗西的警告却发出了警告:军事打击受监督的核设施可能引发核泄漏灾难,开创了“毁灭性先例”。
土耳其外长费丹在与王毅通话时说得更直白:“攻击保障监督下的核设施违反国际法,可能带来核泄漏等灾难性后果。”
而由伊以冲突引起的全球反应裂变为两极。
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盛赞特朗普的“勇敢决定将改变历史”,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深表震惊,称这是“危险升级”,墨西哥外交部紧急呼吁外交对话,古巴总统迪亚斯-卡内尔在X平台怒斥“严重违反国际法”。
最令人忧心的是胡塞武装的联动宣言:若美军继续行动,红海所有美国军舰将遭袭击。
可伊朗最重视的中国,给予的反应令其猝不及防!
中国落子无声
自从伊以冲突爆发后,中东局势掀起新风云,王毅外长的电话外交也在六月进入高频节奏。
6月24日,也就是特朗普政府宣布伊以冲突停火的同一天,伊朗外长阿拉格奇拨通了我国外长王毅的电话。
当时,伊朗表示“中方作用至关重要”时,王毅做出回应:“中方始终是中东和平的建设者、中东稳定的促进者”,这第一句话定调中国角色,紧接着抛出我国领导人对于中东局势的四点主张:停火止战、保民安全、对话谈判、国际促和。
第二句话“支持伊方维护主权基础上实现真正停火”亮明底线,没有承诺军事庇护,未提具体援助,却点出伊朗最核心的诉求:主权安全。
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同步行动,傅聪大使在安理会强硬表态:美国袭击国际监督下的核设施严重违反《联合国宪章》,中方予以谴责。
这种外交姿态让伊朗明白,中国能提供比武器更珍贵的支撑,即国际舞台的话语盾牌。
一直以来,伊朗是中国在中东布局的关键棋子,2023年,我国促成了沙特与伊朗的“世纪大和解”。
6月9日,中国驻伊朗大使丛培武踏进德黑兰总统府(而非外交部)与伊方会晤,双方确认高层访问是为落实《中伊25年全面合作协议》破局。
这条2025年5月全线通车的“钢铁丝绸之路”正将伊朗80%的对华石油出口从海上转移至陆地,运输时间压缩至半个月,成为规避美国制裁的生命线。
更令华盛顿焦虑的是,2025年前三季度中伊非石油贸易额同比激增21%,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增长37%,人民币结算金额三个月内翻了两番。
也因此,就在美军空袭伊朗核设施之际,伊朗犹豫是否关闭霍尔木兹海峡,若关闭,意味着全球26%的原油运输命悬一线之际,可美国着急,中国却闲庭漫步。
而王毅外长在与伊朗外长对话中,虽然没有慷慨激昂的宣示,却让伊朗读懂,中国已用人民币结算体系瓦解金融封锁,用国际舞台话语权争取空间,用基建项目夯实经济根基。
剩下的路,需要地区国家自己迈出步伐,接受“两国方案”,停止人道灾难,明白“牺牲别国安全维护自身安全不可持续”。
这次伊朗同意停火,令原先声援的盟国包括胡塞武装、真主党、乃至俄罗斯都猝不及防,也暴露出伊朗最高决策层中对美国的承诺还抱有期待,以至于在并未解决伊以冲突的实质冲突下,伊朗轻易停火。
这显然给伊朗的未来,以及中东火药桶又留给根引线,一旦点着,后果不堪设想。
而中国就是告诉伊朗,想要和平,必须先坚定自己的脚步,做好长期博弈的准备,否则,辜负他国的外交支持,会将伊朗置于更加孤立无援的地步!
参考资料:
央视新闻:2025-06-24:王毅同伊朗外长阿拉格齐通电话
在线股票配资,股票杠杆平台app,10倍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